亚麻籽油 https://www.yanweiyuan.com/ 事件概述 3 月30 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 年投资额100 亿美元。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小米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小米入局万亿智能驾驶大赛道 小米表示,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 年投资100 亿美元;小米、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智能汽车行业,足以证明智能驾驶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据IDC 预测,2035 年全球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1.2 万亿美元,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 亿美元。我们期待小米入局智能驾驶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手机等移动终端方面的优势,加速智能驾驶行业的落地。 科技公司造车具有软件能力优势,车端生态运营将成为必争之地汽车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流量入口,是科技公司纷纷造车的另一因素,车端流量生态的运营将成为科技公司必争之地。科技公司普遍具有一定软件能力,同时智能化后汽车结构相对简化,为科技公司入局提供一定可能性。百度Apollo 入局最早,并将智能汽车业务作为其发展的核心。而阿里、腾讯也在汽车方面均有布局:阿里拥有车载操作系统AliOS,2020 年底阿里与上汽合作打造智己汽车;腾讯也于21 年1 月宣布将与吉利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科技公司在语音、图像、人工智能、内容生态和用户运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IDC 数据,未来5 年内软件占车辆价值将达到40%,科技公司与传统OEM 联手合作,或能够产生1+1>2 的效益,顺利进入智能汽车竞争。 小米手握汽车专利达800 多项,主要布局座舱与行车安全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经达到834 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96%,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而汽车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小米的汽车专利中60%以上是智能座舱方面与行车安全方面,此外还有汽车零部件专利制造等;包括如后视镜调整方法、自动导航服务、车内驾驶安全监控等。 此外小米通过投资已与多家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如新势力中的小鹏与蔚来(小米手机和手表能够控制汽车);车联网投资公司博泰(博泰表示双方将进行深度合作,「携手开拓车联网新时代」)。据3 月30 日发布会信息,小米曾两次造访马斯克,已投资近10 家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 投资建议: 科技企业纷纷入局智能驾驶万亿大市场,我们看好小米等巨头入局后加速产业加速落地。建议重点关注智能驾驶硬核主线:重点推荐车载OS 龙头中科创达、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与汽车联合覆盖)、高精度地图领军四维图新。核心受益:智能车辆检测龙头道通科技。 风险提示 1)智能电动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2)支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经济下滑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文章来源:华西证券)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喜得可贸易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