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今天是4月1日,对于很多歌迷和影迷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他们永远的痛,因为18年的今天,正是哥哥张国荣离世的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从历史来看,4月1日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 一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正是在4月1日这一天登基的。 不过,这位女皇可不是武则天,而是北魏时期的 元姑娘。 与武则天不同,这位元姑娘即位时还是尚处于襁褓中的婴儿,自然是个傀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魏王朝当时实际当家做主的人是她的祖母灵太后 胡氏。 这位胡奶奶让孙女当上了皇帝,跟那个时代的天下开了一个莫大的愚人节玩笑。 01 离奇的身世 这件事情,仅仅是胡太后不断折腾的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臭名昭著的她,在史册上竟然没留下名字。 据史书记载,胡灵太后出生时家中便有异象,“赤光四照”,美丽而神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这种异象,北魏大臣胡国珍也很疑惑,所以找了“善于卜相”赵胡,给刚出生的女儿看相。 这个赵胡不知道是个招摇撞骗的货色,还是真有两把刷子,对着这个女婴一顿猛夸,说她面相大贵,“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 也就是说,这个女婴将来是要做国母的,生下的孩子是皇帝。 末了,这位神棍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这事啊! 胡氏成年后,其父胡国珍更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女儿铺路,千方百计想把女儿嫁给皇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胡氏那个做尼姑的姑姑,利用入宫讲道的机会,反复跟别人夸耀自己的侄女胡氏容颜姝丽,品行端正。 一来二去,北魏宣武帝元恪也听到了这些传闻,便将胡氏召入宫中做了自己的嫔妃。 02 宁死也要生儿子 在许多古装影视中都可以看到这么一幕场景: 各路嫔妃争奇斗艳,只为博天子一笑。这不仅是为了获得皇帝的宠爱,更是想通过与皇帝春风一度,好早日生下皇子,作为巩固自身地位的资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是运气好,说不定皇子还有幸能成为日后的皇帝,到时候自己和家族自然是风光无限了。 但是,在胡氏所处的北魏王朝,嫔妃们宁愿生女儿,也不愿意生下儿子。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反常的现象,是因为一项残忍而变态的制度: 杀母立子。 这项制度滥觞于西汉武帝刘彻时期。汉武帝晚年,将幼子刘弗陵册立为太子,同时下诏赐死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说了,北魏的创立者拓跋珪曾经把自己的外祖父绑了,送给前秦苻坚。拓跋珪当时才多大,能把干这种事情,大概率是拓跋珪的母亲的杰作。 (拓跋珪的父亲早死,拓跋珪的外祖父势力尚可,又娶了拓跋珪的母亲,这算父女乱伦) 有了这个心理阴影,拓跋珪把“杀母立子”搞成了祖训。 在北魏,生儿子不再是一种荣耀,反倒很可能是一道催命符。某个后妃的儿子如果被册立为太子,就意味着她本人离死期不远了。 因此,在当时的北魏宫中,后妃怀孕了,都会忧心忡忡,跑去对上天祈祷,“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甚至为了活命,有些人还会暗中堕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氏不愧是被神棍预言要做国母的女人,不走寻常路,在后宫姐妹们纷纷表示不愿意为皇帝生儿子时,她大义凛然地说了一句话,“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 胡氏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动了宣武帝元恪。很快,她便怀孕了。 后宫姐妹团再次搬出北魏王朝的旧制,劝她早做打算,不要为了生儿子白白去死。胡氏不仅不听,还暗中在深夜发誓,“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所不辞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月怀胎,胡氏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便是日后的北魏孝明帝元诩。 03 两度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延昌元年(512年)十月,年仅三岁的元诩被册立为皇太子。 许是崇信佛教,不忍杀生,又许是被胡氏的奉献精神感动,宣武帝元恪最终废除了“杀母立子”这项残忍的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氏就此逃过一劫。 然而,元恪不会料到,他的一个善意的举动,竟会给北魏王朝埋下了祸根。 三年后,元恪去世,朝政大权落入皇后高英与权臣高肇手中。 高英原本想处死元诩的生母胡氏,却不料宦官刘腾与大臣侯刚、崔光和于忠等人勾结,拯救了胡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他们的运作下,胡氏再次死里逃生,只是被送出宫,严加看守。 由于高肇素来专权恣肆,得罪了许多人,北魏宗室高阳王元雍、清河王元怿与大臣于忠等人勾结,发动政变,杀死了高肇。 随着高氏家族败落,胡氏时来运转,不仅从囚徒一跃变成皇太妃,还把皇太后高英赶去瑶光寺做了尼姑,随后又正式升级为皇太后。 神棍赵胡的预言,如今终于成为了现实。 由于儿子年幼,胡氏便效仿文明皇后冯氏,开启了女主临朝听政的生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胡氏做的比文明皇后更拉风,因为她不仅在行为上公然僭越,代行皇帝之事,还“改令称诏”,让群臣上书称她为“陛下”,她自己则自称“朕”。这几乎已经与皇帝没啥区别了,只欠缺了一个名号而已。 对于一个深宫寂寞的年轻女人来说,仅仅有权力当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美男纸,才能抚慰她那颗寂寞空虚的心灵。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男膝”,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啊。 于是,皇太后胡氏和清河王元怿开始了没羞没燥的同居生活,尽管对方是她的小叔子,同时还是她弟弟胡祥的岳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太后“淫乱肆情”,生活豪奢,一味任用私人党羽,败坏朝纲,引起了天下人的厌恶。 正光元年(520年),胡太后的妹夫元乂联合宦官刘腾因与元怿结下仇怨,于是发动政变,杀死清河王元怿,将胡太后幽禁于北宫。 元乂也不是个好东西,其恶行比胡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冤杀元怿已经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普遍不满,又作威作福,贪污纳贿,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惹得天怒人怨。 正光六年,胡太后、孝明帝母子与高阳王元雍合谋,解除了元乂的兵权,随后又以“谋反”的罪名将元乂与其弟元爪一同赐死于家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太后由此开启了第二次临朝听政的生涯。 不得不说,这女人,就是命硬啊! 04 儿子VS权力 重新执掌大权后,胡太后不但没有吸取先前的教训,反倒彻底放飞自我了。 如果说第一次临朝听政时她还有所克制,能听得进去一些良言,那么,现在的她则是越发肆意妄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俨、李神轨、徐纥之流,均是无才无德的货色,不过以色侍人,讨好胡太后,便迅速飞黄腾达,“势倾海内”。 胡僧敬曾借着亲族入宫聚集的时机,苦口婆心劝谏自己的姑母胡太后,让她稍微收敛,却因此遭到厌弃。 在胡太后左拥右抱、放飞自我的同时,她的儿子孝明帝元诩在旁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元诩已经快二十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儿子,他为自己有这么一位淫荡的母亲而感到耻辱;作为皇帝,他无法再忍受自己只是胡太后的傀儡,大权旁落。 新一轮的较量即将在这对亲母子之间展开。 胡太后自然是不甘心放权的,所以她在宫中广植私党,监视孝明帝元诩的一切举动,试图将儿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且,但凡发现元诩跟谁比较亲近,胡太后“多以事害焉”,先后找借口杀掉了孝明帝元诩的好几位亲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母子之间,嫌隙屡起”,关系越发紧张。 为了夺回大权,孝明帝元诩命人暗中给自己的一个老丈人尔朱荣送信,令他带兵入京,胁迫胡太后交出权力。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想出这种主意的人八成没有看过《后汉书》。 董卓的例子可是不远,友情提示,不好好学历史的人是要吃亏滴! 消息外泄,小白脸郑俨等人担心大祸临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劝胡太后先下手为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胡太后在男宠们的唆使下,先诈称孝明帝妃子潘嫔生的女儿为皇子,“复阴行鸩毒”,毒死了亲儿子元诩。 武泰元年(528年)阴历二月二十六日,胡太后拥立潘嫔的女儿元姑娘为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正式出炉。 按照公历算,这一天恰好是西方的愚人节,似乎预示着这一切最终会沦为笑话。 让人无语的是,过了几天,胡太后“见人心已安”,便又宣称潘嫔生的是女儿,不是皇子,精心在宗室里面挑选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元钊为帝,让自己“飞得更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胡太后作死的同时,尔朱荣已经磨刀霍霍,引兵渡河,直逼京师而来。 胡太后走投无路,只好剃光了头发去做尼姑,意图避祸。 不料,尔朱荣压根就不吃这一套,命人抓住她和幼主元钊,直接沉入了滚滚黄河之中,史称“河阴之变”。 胡太后就此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但是由她一手开启的潘多拉盒子却依旧在侵蚀着北魏王朝。 由于胡太后肆意妄为,“六镇之乱”爆发,将整个北魏冲击得摇摇欲坠。皇室威严尽丧,地方军阀逐渐坐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中国的北方开始上演了 高欢与 宇文泰的双雄会,隋唐帝国的祖先们,如 杨忠、 李虎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介妇人的荒唐行径,虽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华丽血时代,但是苍生倒悬、生灵涂炭又是免不了的。 作为一个普通庶民,还是希望这样的愚人节玩笑少开点。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喜得可贸易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