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巨头重金入局。 近期,氢能汽车概念加速升温,国内车企纷纷练起了“氢”功。 助力实现碳中和 多家国内车企大练“氢”功 继上汽、海马、广汽等车企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之后,3月29日长城汽车也于日前发布了氢能战略,同日中国石化宣布,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两天之后,3月31日,光伏龙头隆基股份也宣布入局氢能,面对十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以及政策的密集支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加速入局氢能产业链。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省及直辖市出台氢能产业专项政策。 国际方面,多国政府都已出台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战略路线图,其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已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 根据此前披露的《欧盟氢能战略》,欧盟计划未来十年内向氢能产业投入57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6万亿元)。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 电动车产业链龙头充分受益 近期,上市公司纷纷入局氢能源领域,造车新势力也源源不断有新面孔出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之下,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如何? 中金公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经过我们测算,2020年乘用车碳排放4.8亿吨,商用车碳排放为4.5亿吨,其中轻卡和重卡各排放2亿吨。 对于乘用车而言,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电动化的技术路径基本锁定,未来依然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产业链龙头充分受益; 对于商用车而言,通过加速减排完成2030年碳达峰目标,同时要加快引入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实现2060年碳中和,中期利好治理超载和排放升级的轻卡行业龙头江铃汽车,长期利好商用车氢能产业链,包括潍柴动力、亿华通。 随着“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技术路线渐渐清晰,对氢枫能源、重塑股份、东岳氢能等氢能产业链的股权融资开始活跃,建议投资者关注长期投资机遇拐点出现。 主播快评 氢能源产业:前景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可以说,氢能源产业的前景很丰满,但是现实还是有些骨感。比方说,现在马路上跑着的、挂着绿牌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又有哪一辆是氢燃料电池车呢? 再比如,看产销数据,根据中汽协的统计,去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199辆和1177辆。一个已经是百万级别,一个还是停留在四位数的水平,两者之间,可以说差异巨大。 客观地说,现在的氢燃料电池车还处在产业化研发的阶段,成熟度远远落后于电动车。 举个例子,当前氢能源在制氢、储氢、运氢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次作为光伏行业龙头的隆基股份布局氢能源,据说是要研发光伏制氢技术,这是不是一条解决思路呢?不仅是隆基股份,许多与能源和汽车相关的龙头企业,都在大举布局氢能源产业的不同细分领域。这能不能加速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能不能加速供应链的形成呢?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喜得可贸易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