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喜得可贸易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喜得可贸易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喜得可贸易网公众号

喜得可贸易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专家证实涡扇10B最大推力16吨,涡扇15已定型,2025年批量装备

2021-04-29 发布于 喜得可贸易网
赚钱

  #丁氏杂谈#

  进入2021年,中国航发好消息不断,自2016年中国航发成立以来,统筹规划,全线布局,加速发展,中国航发终于迎来了开花的季节。

  中国航发四月在自媒体发布太行涡扇10发动机进入研发生产新阶段,接着知名军事评论专家就在节目中透露:涡扇10改进型最大推力已经达到了15/16吨。

  在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领域,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F119发动机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装备F22,最大推力达到了16吨。

  F135发动机装备F35,最大推力达到了22吨。

  AL-41F-1-117S装备苏35和苏57,最大推力达到了18吨。

  

  涡扇10改进型已经达到小涵道比大推国际先进水平

  上述三款发动机就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三款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在涡扇发动机方面,小涵道比大推最难,既要不增加涵道比,又要加大推力,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因此研究一款小涵道比大推非常难,而且周期长,但是一旦研制成功,带来的不但是小涵道比大推领域的进步,在大涵道比推力发动机领域将直接收获果实。

  涡扇10太行发动机是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小涵道比大推,从上个世纪80年底开始研发,到2006年定型,一边批量装备,一边继续升级改进。得益于国产涡轮叶片和涡轮风扇等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涡扇10改进型(下文统称涡扇10B)的推重比不断地增加,发动机效率更大,最大的推力从12吨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6吨左右。

  涡扇10B,从性能数据上来说,已经达到了目前最先进的小涵道比大推的水准,虽然改进型的涵道比与F119发动机0.3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但是和F135的0.57已经相差无几。

  歼20装备涡扇10B发动机,虽然推力方面稍显乏力,但是依然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而且这样使得歼20更加省油,航程更大。当然装备涡扇10B的歼20最高时速肯定受到影响,预计很难达到F22的2.25马赫。

  

  但是目前来说涡扇10B对于歼20来说已经够用了,因为歼20的适配发动机本来就不是涡扇10,而是涡扇15。

  专家介绍,在研发歼20之初已经考虑到涡扇15可能落后于歼20研发,所以涡扇10改进型也只是一种备选方案(歼20最初装备的是俄制的AL41发动机,在涡扇10B成熟后才开始装备。)

  涡扇15在2020年定型,预计2025年开始批量装备

  涡扇15是中国航发的扛鼎之作,研制之初,正好是F119发动机开始装备F22,虽然当时国产航发还比较落后,涡扇10还在测试之中,但是中国航发人一定要研制一款先进的涡扇航发,对标的就是最先进的F119发动机。

  从90年代开始研制,一直默默地进行,歼20首飞,歼20入列。歼20已经首飞10年了,人们对涡扇15的呼唤,一天比一天热切,但是涡扇15依然按部就班的研制,2020年是涡扇15计划定型之年,网上也传出小批量装机试飞的消息,但是都没有得到证实。

  现在专家的一席话,证实了涡扇15的消息,经过近30年的研制,涡扇15终于在2020年定型,按照计划,涡扇15也将一边小批量装备试飞,一边升级改进,预计2025年左右即可批量装备。

  结合2020年末,航发涡扇-15总设计师:程荣辉参评2020军工榜。基本证实了涡扇15的进度。

  

  涡扇10B已经达到了小涵道比大推国际先进水平,定型后的涡扇15比F119还要优秀,都是10以上的推重比,0.3左右的涵道比,最大推力18吨要比F119的16吨略大。

  或许有人会热衷F135的22吨推力,但是F135发动机的推力虽然大,但是涵道比也大,这样装机就会增加飞机的阻力,影响飞机的速度,看看F35就知道了,虽然能够超音速飞行,但是也最多达到1.5马赫左右,而且不能超音速巡航。

  当然对于涡扇15和涡扇10改进型来说,定型量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批量装备战机,最大的意义还在于:

  1、量产将带动整个航空产业发展,使得航空产业的工艺更精湛,发动机的效率也更高。

  2、大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将直接受益,无论是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还是商用的长江系列发动机,都可以在这两款核心机的平台上进行研制,量身定制适配发动机。

  3、小涵道比大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发成立五年来,全线布局,已经到了崛起之时。

  或许有人还在说,即便涡扇15已经定型,但是20多年前F119已经定型了,中国航发依然落后20年,但是我要告诉你,航空发动机本来就是一项研发周期长,投资力度大,回报收益高的项目。三十四年的时间才能定型一款涡扇发动机,耗资几十亿,但是一旦定型将全面开花,长时间收益。

  涡扇航发已经崛起,涡轴航发只等5000KW的大功率发动机,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发动机我们已经不再落后,未来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方向是混合动力,或者组合动力。

  但是在新的发动机领域,我们也早就开始研制,比如刚刚传出消息的云龙组合动力空天发动机,未来将应用到空天飞机之上。当然我们也期待新一代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早日装备到国产战机或者国产大飞机之上。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喜得可贸易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喜得可贸易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喜得可贸易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喜得可贸易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