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喜得可贸易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喜得可贸易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喜得可贸易网公众号

喜得可贸易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一季度发行规模超200亿元 保险公司急“补血”忙发债

2021-05-02 发布于 喜得可贸易网
赚钱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46.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34.3%。两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险企持续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而这离不开合理的资本补充途径。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共有7家保险公司发行了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225亿元。

  与增加注册资本金相比,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正在成为更受保险公司青睐的“补血”方式。资本补充债券是指保险公司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发行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债券。

  “增资为股权性融资,发债为债权性融资。增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东的增资意愿和增资能力,发债则是面向银行间市场,理论上空间更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且相对于此前比较多的次级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门槛更高,但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资本补充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保险公司无须付出流动性溢价,融资成本较低,而且可以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投资者认购也更加活跃。”

  中国债券信息网的信息显示,今年前3个月,已有阳光人寿、交银康联人寿、中华财险、中邮人寿、泰康养老、建信人寿、长城人寿7家保险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其中,建信人寿发行规模最大,达60亿元。事实上,建信人寿去年就已获批发行规模不超过6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建信人寿方面彼时表示,新增资本将进一步壮大建信人寿资本实力,提升盈利能力和业务价值,强化抗风险能力,为公司建立完善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奠定良好基础,为公司转型向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资本基础。

  紧随其后的阳光人寿和中邮人寿,发债规模分别为50亿元和40亿元,其中,中邮人寿已是近年险企发债队伍中的熟面孔。《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中邮人寿就先后两次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120亿元。中邮人寿在今年3月的发行公告中透露,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其自身资本,提高偿付能力,为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上述公告内容显示,本期债券发行完成后,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有明显提升,由发行前的137.64%上升为发行后的156.81%,提高19.17个百分点。

  近年来,保险公司密集发债引发业内高度关注。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2020年,19家保险公司合计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规模达776.5亿元。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已经批准阳光产险、交银康联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3家险企发行规模合计不超过138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在2020年,监管部门批准了16家保险公司发行规模合计不超过567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而在2019年和2018年,这一数字更是分别达到604亿元和650亿元。

  险企密集发债背后也与银保监会持续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措施有关。今年初,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在资本金要求、偿付能力计量和监管处置措施上对现有框架进行了完善。此外,修订后的偿付能力要求分列了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最低要求和预警水平,以鼓励保险公司关注其资本质量,并保有足够的核心资本,以便在所有情形下都能吸收损失。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变化会促使保险公司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补充资本的措施,包括再保险安排以及发行核心或补充资本工具。

  穆迪公司相关报告指出,具体而言,新的偿付能力监管机制将根据业务质量更明确区分资本支出,可能会扩大寿险公司之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差异,导致部分公司的偿付比率承压,这将会提高寿险公司增强资本缓冲的需求。举例来说,很多公司可能会利用当前低融资成本的时机来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12个月至18个月内持续进行。

  值得关注的是,寿险公司已经成为发债融资的主力军。在2020年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19家保险公司中,寿险公司就占据了其中的15个席位。去年6月下旬,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寿险公司发文了解业内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情况。据悉,此次调研内容包括债券发行基本情况及运用效果、其他资本补充工具(普通股、优先股等权益类资本补充工具)基本情况及运用效果、公司偿付能力现状、资本补充工具的政策建议、投资其他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工具情况等。其中,监管机构还希望保险公司提出对于开放新型资本补充债券品种的相关建议。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可能意味着未来险企更易拿到发债的“通行证”以提高偿付能力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对保险公司而言,外源式资本工具可以解决一定时期的资本需求,但要持续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内源式资本工具,依赖于公司的自身盈利能力和合理运用风险转移工具。”朱俊生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喜得可贸易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喜得可贸易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喜得可贸易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喜得可贸易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