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聚网 李清照被称作“古代中国第一奇女子”。我国的当代女作家,在中国古代文学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仅有宋朝的李清照一人。 李清照的人生分成两一部分,“靖康之变”前和“靖康之变”后。 “靖康之变”前,李清照是一个无拘无束的美少女,出生官宦世家,锦衣玉食,博学多才。嫁给了赵明诚,夫妻二人志趣相投,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可一切不幸都是在1127年,“靖康之变”产生,北部的金朝南进攻宋,劫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被灭。 李清照全部的幸福付之东流,国破、家亡、夫死,李清照沦落到南方地区,承担着平常人没法想象的痛苦。 在那样的情况下,李清照写出了一首名篇,开场用七个词语,14个字,字字入髓,震撼了后人900年。 这首歌词便是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 找寻,空荡荡,冷冷清清戚戚。 乍暖还寒情况下,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难过,则是故时相遇。 遍地红花沉积。憔悴损,现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一人怎生得黑? 梧桐树更兼绵绵细雨,到傍晚、一点一滴。 这次第,怎一个烦字得了! “找寻,空荡荡,冷冷清清戚戚”,一开头就应用七个词语,这在先人的词赋著作中,可以说独一无二。 但是,李清照写出的这七个词语,十四个字,却如气壮山河一般,令人赞叹不已,打动了后人成千上万阅读者,变成千载广为流传的名言。 这14字字,慢慢读来,只觉齿舌音往返不断吟诵,彷徨不景气,委婉凄切,如同听见一个难过之极的人到细声倾吐,一种无缘无故的忧愁在心中和空气中弥漫着起来,很长时间经久不散,余味无穷。 阅读者从这14个字中,好像看到了那一个国破、家亡、夫死、珍贵文物散佚,人生无尽凄凉的李清照。 词的上片写李清照的心情。李清照千辛万苦追寻,却但见空荡荡,怎不叫人凄凉悲凄。再再加上这类乍暖还寒气温,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想起这一路的人生历经,越想入睡就越难以入睡,因此词人披衣醒来,喝一点酒奇迹暖暖身体再说吧。 但是严寒是因为孤单造成的,独自一人喝酒总是感觉格外苍凉。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一天暗云低,冷气聚势的季节,却忽然听见孤雁的一声悲鸣。
那雁儿好像像故时相遇的一只大雁,但是旧日的一切都回不去了,失去佳园、过世的老公,也有这些散佚的收藏,往日全部的幸福,都从此回不去了。 词的下片由秋日高处转到自己院落。园里盛开了黄菊花,秋意浓浓秋意渐浓。可自身无意赏花,虽值菊放满地,却不愿去摘它赏它。 词人想:过去老公健在时的日子多么的幸福,古诗词合音,梳理古书,可现如今呢?只剩余自身一个人在受这广阔无垠的孤单的难熬了。 独冲着孤雁残菊,更感苍凉,珠泪盈眶。怕傍晚,捱白天。冲着这阴郁的天,一个人要怎么才能等到傍晚的到来呢?悠长使孤单越来越更为恐怖。
千辛万苦直到了傍晚,却又飘起雨来。一点一滴,蒙蒙细雨的,无垠丝雨细如愁,下深得人心更烦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树,眼下的一切,使词人的凄楚层层叠叠,直到无以言表,不知道如何描述,也无法表现出来。因此词人从此无需哪些比照,哪些3D渲染,哪些赋比兴了,直接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烦字得了?” 简易直接,反倒更觉奇妙,更有风韵,更堪咬合。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暗淡。一江春水尽管数不胜数,但终究还可描述得到。而词人的忧愁则非墨笔能够描述,当然稍胜一筹。
这首歌《声声慢》是李清照的热血传奇名篇之一,不仅是由于第一句让人称赞,也是由于词中所表述的愁思,让数千年后的人读来,仍然被震奋打动。它是李清照诗作的风采,也是她才气的反映。 作家悲剧诗家幸,在历经人生的完美痛苦以后,方可有这样优秀作品。隐娘有时候想,假如运势能对李清照再温婉些,我们不读这种优秀作品,又何妨呢?可历史时间人生没有如果,很想抱一抱李清照,告知她:您简直个可亲可敬的人。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喜得可贸易网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