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喜得可贸易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喜得可贸易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喜得可贸易网公众号

喜得可贸易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蒋欣把学霸“儿子”逼到抑郁:过度焦虑的妈妈,正在摧毁孩子

2021-05-04 发布于 喜得可贸易网
赚钱

  

  来源|育儿话报(ttzhuishu)

  

  《小舍得》这一幕看得人真是窒息!

  子悠因为没完成考试被大神班退课,妈妈带他买红酒去跟大神道歉,中途红酒被摔碎了,妈妈执意要再去买一瓶。

  一向乖乖听话学习的子悠,终于爆发了,哭着不停大喊“我再也不去这个破班了”!

  

  妈妈当场愣住了,随即狂扇自己巴掌,逼问儿子:

  “你想让我怎么样?你就不能上进一点吗?这么多年的苦都忍下来了,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你就坚持不住了是不是?”

  

  步步紧逼,隔着屏幕都让你喘不过气来!

  子悠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太累了,学不动了”,是在向妈妈求救,但妈妈却觉得儿子是在无理取闹,是矫情不懂事,活生生把儿子逼出抑郁症来。

  最终,儿子被折磨得嘶声力竭:妈妈,我不爱你,我不要你了。

  明明是最爱孩子的人,怎么就偏偏成了他的仇人了呢?最后,面对抑郁的子悠,蒋欣终于放下执念,学会接纳平凡与普通,而不再一味高要求的追逐。

  这一番争吵也将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处的真实困境暴露无遗:孩子觉得父母不懂我,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

  这易结难解的心结,仔细琢磨会发现,罪魁祸首就是父母的焦虑。

  

  

  父母过度焦虑,

  是孩子最大的灾难

  网上一直有人在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脆弱,动不动就要死要活?

  为什么?因为你只看到了孩子“承受不住”的结果,却忽视了他们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稻草虽轻,却也能压死一头骆驼,是一样的道理。

  《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高度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长为什么会焦虑?

  总结来说,就两个字:一个是比,一个是怕。

  比——别人家孩子都报了课外班,我的孩子不报怎么跟得上?别人家的孩子会了,我的孩子不会怎么办?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厉害,我的孩子再不努力怎么得了?怕——怕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怕孩子比别人差太远,怕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就是家长焦虑不断的根源。最终又都通通转嫁给了孩子,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停催促孩子学习,提高成绩。

  

  如果要问,那些被焦虑和压力裹挟前行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这组《2019-2020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的数据可能是最有力的证据了。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具体如下: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1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25%-30%;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8%。

  

  曲线图一目了然,学习压力越大,孩子患抑郁的概率就越高。

  如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所说,“家长的焦虑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

  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父母越是焦虑,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就越沉越重,孩子就越痛苦。而在痛苦中煎熬的孩子,又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我们到底在焦虑啥?

  为人父母,都期盼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至少“比自己过得好”。

  怎么才能到达这一目的呢?显然最可靠的就是读书上名校了,自然而然就把关注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焦虑鸡娃,最终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结果一定会让自己后悔终生。

  

  13岁的小美(化名),从小成绩就非常优秀,初中也在重点班,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但令父母没想到的是,孩子竟然会吞下一百多颗药片自杀。

  事实上,这一切又都早已有了苗头,只是父母没有发现罢了。

  得了抑郁症的小美专门开了一个微博,一个月内,接连在微博上诉说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绝望:太痛苦了,我坚持不下去了。

  “初中就退学,又能有什么出路,但我真的读不下去了,我不知道我要怎么面对学校,我一想到我这个假休完就要去上学我就受不了,我好难受。”“该准备准备想想怎么跟父母说退学的事情了,虽然父母肯定不让啊……”“我真的很想听到一个人可以跟我说‘你已经做的够好了,休息一下吧’,而不是‘能一两周治好就一两周治好吧’。”

  

  事情发生后,小美父母回忆起往事,才懊悔自己没能早点发现女儿的异常。

  因为学业压力大选择轻生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数,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让人心痛的孩子,很多让人同情的家长。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在父母高压下,虽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智力水平,却因为心理不阳光,容易出现抑郁症自杀这类问题。”

  

  如果在这两者之间要做一个抉择,你又会如何选?

  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做出跟李玫瑾教授一样的选择: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让他活得快快乐乐。”

  

  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

  把上名牌大学和心理不阳光相对立,是过于绝对了。当然也有很多孩子既优秀又活泼,但前提是家长不偏激,不极端,不专制。

  1、问问初衷

  回想一下,在孩子到来之初,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是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平安快乐的长大?还是成绩优异,争当学霸,考上清华北大?

  这么些年来,你又是否还在坚持自己的初衷,让孩子在学的同时,并不妨碍有个快乐的童年?又是否因此而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幸福?

  《小舍得》子悠很喜欢足球,但妈妈觉得浪费学习时间,完全不让他碰,结果常出幻想,甚至在很重要的择数杯上,直接撕卷子翻桌子狂跑出去,疯了一样。

  物极必反。玩和学,并不是死对头。

  

  2、接受现实

  这世界上,出类拔萃者毕竟是少数。最扎心的现实是,大多数孩子终将变成一个普通人。

  再怎么焦虑,再怎么着急,遗传的改不了,后天能改变的也急不来。

  你是否能接受,孩子在学习上尽力而为,把能学的学好,而不是处处要争第一?

  3、认清自我

  我们之所以焦虑,不是因为孩子输不起,而是我们害怕输。所以,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待,孩子离我们的期待越远,我们的焦虑就越深。

  事实上,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你现在的状态,就是孩子能够到的天花板。

  鸡娃是否能成功,关键不在于花多少钱,花多少心思,而在于你的榜样作用,当你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父母时,对孩子产生的正面影响甚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育儿的焦虑无处不在,无一幸免,能做到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焦虑,不去放大。

  父母于孩子而言,最好的状态莫过如此:总是关心,常常帮助,偶尔“治愈”。愿你我皆如此。

  【今日话题】:《小舍得》剧中经典台词“妈妈为了你可什么都舍得”“妈妈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曾经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孩子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END-作者:育儿话报(ID:ttzhuishu),孩子教育第一站,聚焦6-18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关注我,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喜得可贸易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喜得可贸易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喜得可贸易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喜得可贸易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