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酷信息网 在数字化时代,优秀的科技人才是金融机构所争抢的对象。对于银行来说,科技人才身上的哪些技能和经验更为重要?为留住人才,银行业都推出哪些举措? 2021年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这也让今年的应届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真正称得上“最难就业季”。 在今年的春招中,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的一线柜台人员都有所减少,但金融科技类人才却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银行愈加注重科技投入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工行科技研发人员数量超过3.5万人;建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为13104人,占集团人数的3.51%;邮储银行科技人才数量较上年再翻一番;光大银行科技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27%,占全行员工人数的4.2%;兴业银行计划三年内科技背景人员数量占比超过7%,五年后争取达到10%。 在当下如火如荼推进的科技转型中,各家银行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已从上述最新披露的数据中体现出来。 普华永道曾在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报告中提到,中国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达150万。 “金融科技人才是数字化时代的稀缺资源,科技不仅重构了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行逻辑,也给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如何设置组织架构以保障科技战略的执行,如何组建既熟悉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正考验着银行业。银行机构应在组织与人才方面积极探索,在传统管理模式以外进行更多的尝试。”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人才与组织变革管理咨询合伙人鲁可表示。 复合型人才稀缺 作为软实力的体现,金融科技人 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所关注的重点。那么,科技人才身上的哪些技能和经验是被银行所看重的? 普华永道的调研结果显示,同时拥有技术开发和金融从业经验的复合职业背景,被包括银行在内的受访机构认为是最重要的特质。此外,将产品商业化并开拓目标市场的能力,以及迅速开发最小化可行产品并获取反馈、自我迭代的能力,也是较为被银行所看重的。 “我们从国内外引进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增强了科技的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扩大科技人员规模,增强了队伍的交付能力和保障能力,并以多种形式持续开展数字化技能和领导力培训,致力于打造‘精技术、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此外,业务线大量引进有科技背景和数据思维的人才,同时开辟了复合型人才到业务部门任职的发展通道。”平安银行首席信息执行官张斌介绍称。 “广泛的需求和复合的标准,使得可直接从市场获得的金融科技人才较为有限,因此,人才培养成为金融科技人才供给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金融科技是一个跨领域、跨学科的新事物,无论是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科技公司还是政府部门都难以独自培养出全面的金融科技人才,需要多方携手开展。”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人才与组织变革管理咨询合伙人鲁可表示。 “现在的银行业就业形势,不仅要求在校生需要多方位地补充短板,提升数字建模、大数据分析、测试开发等能力,也反映出当前的高等教育需要更紧密地贴合实际,设计更全面、更丰富、更能够跟得上时代要求的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案。”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建议。 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在数字化时代,优秀的科技人才是金融机构所争抢的对象。对于如何留住人才,银行业也使出浑身解数。例如,邮储银行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加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并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办法和专项奖励分配方案,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保证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体系建设由有数据思维和数字敏感的专业型和实战型人才驾驭。同时,要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人才激励机制。”百信银行副首席信息官于浩瀚称。 “更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扁平化的组织平台和畅通的职业晋升通道以及明确且被认同的业务发展方向,是招聘和留住金融科技人才的几大关键因素。”鲁可表示,银行业不仅需要与科技人才分享“钱途”,也要共担“前途”,才能更有利于在市场上获得金融科技人才。 目前,在现有银行薪酬下,“如何留住既懂金融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多家银行在传统管理模式以外进行更多的尝试。 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便成为了一个风口。 有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设立独立化运行、科技创新目标明确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不仅能打破传统体制,快速推进科研创新,还更容易吸引和培养高科技人才,正在成为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一大利器。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喜得可贸易网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