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期货开户 https://www.vcstore.cn 我在西藏军校工作的难忘经历 邓茂良 您知道吗?西藏曾经也有一所军校。
(作者在这所军校首届内卫指挥专业寝室前留影) 您或许不知道:西藏也曾有一所军校。可以说:截止今天,它是西藏唯一的军校,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军校一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拉萨指挥学校(院),坐落于拉萨市北郊夺底路66号(后改为72号)。
(首届内卫指挥专业学员跑步训练照片) 这所军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献身西藏、扎根边疆、甘愿奉献的武警基层干部,有的因此甚至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这所军校的诞生和成长,我曾是亲历者…… 这所军校的前身是武警西藏总队教导大队。在这所军成立前夕(1994年1月),我从武警日喀则支队政治处调入原武警西藏总队教导大队政治处,见证了这所军校的诞生。1995年8月我被任命为这所军校的首届内卫指挥专业学员队的(副)教导员,负责内卫指挥学员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见证了这所军校的成长。 没有在这所军校工作和生活的官兵可能不知道:这里虽然距拉萨市区仅几公里,海拔比市区高50米左右,但冬天整个上午的太阳都被军校右面的大山挡住,见不到太阳,气温比市区低几度,有时甚至十几度。因交通不便,很多干部战士到市区办事都是步行去的。可以说,在这所军校读书的学员很少到拉萨市区,节假日要到拉萨市区除层层审批外,外出比例不得超过10%。为了按时归队,很多官兵(学员)都不等周日一天一次的班车而自行步行外出(归队)。
(这张照片是首届内卫指挥专业张峰区队长给前来军校报到的首届学员登记。) 这所军校从1995年秋季开始招生,首届学员都是从武警西藏总队各部队经文化、军事、政治考核优中选优而来…… 这所军校的党委在军校成立前夕就作出决定:人、财、物向教学和学员队倾斜,高起点培养适合西藏武警部队的复合性人才,并为比不断实践和探索。
(学员一队寝室外标语“辛苦了学员一队欢迎您!"前合影) 这所军校首届学员都是带着各部队首长的嘱托,带着战友和亲人的期盼,带着吃苦的准备而来…… 这所军校的首届学员最大的考验就是体能强化训练。入学前三个月,内卫指挥专业队的领导和学员每天都是六、七点就起床,除正常训练外,中午、晚上休息时间都安排了种菜、劳动等训练课目,很少时间能在晚上十二点之前休息……由于队领导,特别是区队领导孙军强、朱洪跃、张峰等干部与学员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以身作则,108名学员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没有1人主动要求退学。这所军校学队领导和区队领导先后都曾经是内地多所军校的学员,深知:这所军校三个月的强化训练远比内地军校“强化”了不止一倍,所有的学员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学员进入孬种行列,彰显这所军校首届学员的意志品质坚韧,不仅让军校官兵满意,更是赢得了军校和上级党委的高度赞扬。
(首届内卫指挥专业学员平整训练场集合照片) 在这所军校,平整训练场也是首届内卫指挥专业学员的训练内容。 训练间隙和休息时间,都要安排学员平整训练场地。
(学员用铁铲、洗脸盆、手推车平整寝室外训练地的照片。) 这所军校招生时软、硬件十分简陋,更没有一个像样的训练场。首届内卫指挥学员自己动手,利用三个月强化训练和种菜的间隙,用铁铲、洗脸盆、手推车平整出了一块数千平方米的训练场地。
(这照片是武警西藏总队领导陪同西藏自治区领导到这所军校视察) 为了支持这所军校建设,1996年武警西藏总队领导邀请西藏自治区领导到这所军校视察,争取地方对当地仅有的军校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视察,西藏自治区领导十分满意。并决定:大力支持这所军校建设,并向这所军校拨款60万元。当时,校务处处长陆元国曾高兴地问学校官兵:你们猜自治区这次给我们多少钱?有的猜三千;有的猜五千;最多的只敢猜三万。当陆处长说出自治区向这所军校支持60万时,所有官兵都感到震惊,都暗暗发誓要将这所军校办好、办出特色来!
(这是首届内卫专业学员训练在自己平整的训练场地训练分列式) 这所军校的学习、生活、训练条件异常艰苦,但却从来没有放松对学员的从难从严要求,一直坚持从部队实际需要出发,贴近部队实际需要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同首届被退学学员刘顶退学前在拉萨的合影) 这所军校为了提高学员的培训质量,也实行了淘汰制。首届内卫指挥专业108人仅被退学1人。 2003年11月作者自主择业后曾到武警日喀则支队调查了解:被军校退学的刘顶战友已是三级士官。他被退学后能时时处处严挌要求自己,工作得到了包括支队领导在内全支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首届内卫专业学员送别被退学学员刘顶场景) 我记得:送别被退学学员刘顶回原支队时,很多人不自觉地流了泪。当时有学校领导曾严肃地对我说:你作为教导员,应该教育学员和学员队领导不要流泪。因为退学决定是学校党委作出的,学员和领导都要无条件服从! 以我之见,这是学员队领导和被退学学员之间、学员与被退学学员之间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必要过分指责。加之,当时我尽力做好了被退学学员的思想工作,让其放开思想包袱,把他在军校短暂学习生涯中学到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收获运用到部队建设之中。
(这是九五届学员在采摘他们自己种植的青椒) 记得:这所军校首批学员到校不久,教学、训练、生产生活就走向了正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届内卫指挥学员种植的蔬菜赢得了总队领导的肯定,并决定在这所军校举行生产生活现场会。记得,1996年西藏武警总队生活现会当天,白菜、莲花白、土豆、萝卜、南瓜等蔬菜在蔬菜地里长势喜人,温室里的黃瓜、青椒更是吸引眼球……这些都是这所军校首届内卫专业学员用辛勤汗水浇灌向各部队领导和战友汇报的成果,各部队领导、战友参观后,都给予了一致的好评。
(这是这所军校首届内卫指挥专业七班集体种植的黄瓜) 我还记得:内卫专业温室蔬菜种植由“七班”业余时单独负责。“七班"在业余时间把“种菜当成事业干"……训练间隙,“七班”人员不是在温室种菜就是在去温室种菜的路上。“七班”这个集体将温室种菜种出了特色,成了这所军校的标杆和样板……
(武警拉萨指挥学校95届学员毕业20周年庆祝时合影) 弹指一挥间,这所军校的首届学员已经毕业20多年了一一有的学员已经转业,在地方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有的已经自主择业,在地方发挥余热;有的还在部队担任领导职务,勇挑重担。记得2017年7月15日,这所军校首届毕业的员自发从全国四面八方汇聚,邀请军校原领导张道富、朱金涛、政治处领导陈辉等校处领导和学员队、区队领导在成都郫都区相聚,共同回顾当年艰辛的军校岁月,交谈毕业20年的收获体会,为此后岁月积蓄前行力量……
(这张照片是首届内卫专业学员正在训练) 这所军校首届内卫指挥专业的学员有一种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舍得拼命的精神。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常常深夜能看见被窝里微弱的灯光;为了完成训练任务,所有学员的汗水应该用斗量……他们这种学习精神让军校官兵和教员十分感动。他们毕业时,军校留下了7名学员充实到这所军校的教员(干部)队伍。 这所军校的首届内卫指挥学员回到部队把在军校所学知识运用于部队,获得了部队的广泛好评……
(武警拉萨指挥学校首届学员毕业20周年庆祝会场) 这次聚会原军校领导、原学员队领导和教员、学员代表都发了言:通过这次毕业聚会,真正让大家不忘军校的艰辛岁月,再次亲身感受军校的教育、培养,从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老西藏精神,激发为部队官兵、为地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情怀。通过这次聚会,参会人员忠诚担当、坚韧执着、勇往直前的革命情怀更加坚定,从而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奋勇拼搏,彰显世界海拔最高军校官兵(学员)的精神风貌。
(这照片是这所军校卫内指挥专业队学员毕业20周年聚会学员一队留影) 今天,这所军校毕业的首届学员都事业有成,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
(这所军校首届学员毕业20周年原军校领导、队领导和其他管理干部的合影) 军校首届学员毕业20周年毕业聚会,不仅让退役后一般不参加集体聚会的校领导都应邀而来,还让原军校的管理服务人员从北京、拉萨等地远程而至…… 军校记忆的找寻,要感谢郫都区籍首届后勤专业和内卫指挥专业学员的真诚付出,要感谢区队长张峰等领导的精心组织! 愿世界海拔最高军校培养出来的学员贴近部队,不负部队所托!愿这所军校培养出来的学员意志品质更加坚定,朝着幸福人生奋勇向前! 今天看来:很多学员要感谢这所军校的培养,让这艰苦的军校生活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但可能也有个别人不会这样想…… 如今,我常常思考:如果重新选择让我来带首届内卫指挥专业的学员,我会不会逼迫学员承受最大的承受能力负重前行?! 2020年4月22日写于四川攀枝花
(平整训练场地)
(平整训练场地)
(平整训练场地)
(首届学员报到前,内卫指挥专业学员队领导和区队领导布达拉宫前合影)
(学员队队长点验学员物品)
(为民服务)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邓茂良男,汉族,中共正式党员,四川简阳市人,1965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章200多篇(首),1994年被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1997年8月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评为“奉献在警营”读书先进个人。有多篇论文在全国性的大赛活动中获奖,并被国家级出版社选择出版。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干事、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组织干部科科长、政治委员和军校图书馆馆长、马列教研室主任等职,2003年3月从部队自主择业。
作者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喜得可贸易网
2025-07-04
2025-07-05
2025-07-05
2025-07-04
2025-07-05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