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喜得可贸易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喜得可贸易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喜得可贸易网公众号

喜得可贸易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啥?中国人吃口海鲜又要毁灭地球了?

2021-06-16 发布于 喜得可贸易网
脱壳狗牙根种 http://www.glczyl.com/hangyezixun.html

  昨天看到一则消息,可把我给气坏了。

  一个叫谷岳的旅行博主呼吁“贪得无厌”的中国人应该少吃海鲜,因为吃海鲜会耗尽世界鱼类资源。

  不少网友指出,美国、日本等国家吃海鲜可不比中国人少,怎么偏偏就要求中国人不能吃海鲜呢?

  随后,谷岳做出了回应,他是这么说的:

  “谁让我们来晚了呢?地球资源被之前那些国家剥削了”

  “作为人口大国,给其他国家做个好榜样好不好?”

  What?

  这是什么感人逻辑?

  我算是发现了,只要有问题甩锅给中国,这事就可以解决了。

  还记得2018年,日本遭遇了近50年来的“鱼荒”,秋刀鱼产量比上一年减少了30%。

  于是马上有一堆日本人跳出来说,中国捕鱼量太大,影响了日本秋刀鱼的产量。

  乍一听,好多人还心底里犯嘀咕,难道真的是我们过度捕捞?

  结果很快,日本人的结论就被打脸了。

  不少学者表示,当前的捕捞强度还没有达到过度捕捞的状态。

  紧接着日本专家也下场说,日本秋刀鱼渔获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秋刀鱼洄游路线发生变化。

  好嘛,和中国压根没关系啊!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事可太多了。

  这几年,中国人好不容易富强起来,兜里有点钱自然也得吃的好点,海鲜、肉、蛋、奶这些也已经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但总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中国人但凡吃点好的都得说三道四,还总要冠上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前有英国研究学者曾经说,中国人养猪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会导致全球变暖,应该少吃肉。

  后有美国一人造肉公司老板说,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丛林就升起一缕烟。

  还有国内某些自媒体,说中国人吃肉蛋奶,将会导致巴西雨林消失。

  现在,又蹦跶出来一个旅游博主,说中国人海鲜也不能吃了。

  以后,是不是还会有人呼吁中国人要少吃饭、少喝水,少呼吸,这样就能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资源了呀?

  我寻思着,要不吃咱都不吃,你自己吃得香,要求我们只能舔舔碗底,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怎么,中国人不是人啊?

  01

  我们先来扒一下谷岳这个人。

  他出生在北京,11岁移民美国,1998年大学期间开始旅行。

  毕业后,在美国通用金融公司干了两年半。随后辞职开始旅行生活,至今已经成为著名的环球旅行探险家。

  翻看他的微博,我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虽然谷岳嘴上说着要让中国人少吃海鲜,但在环游世界的这些年里,他可没少吃海鲜。

  甚至我都觉得他应该是一个深度海鲜爱好者。

  不信你在他微博里搜索一下“海鲜”二字,保准能打开一扇“海鲜美食”的大门,一起来瞧瞧:

  夜宵是皮皮虾螃蟹配小酒,美味!

  冲浪完了来一顿蒸汽海鲜,爽!

  在从小长大的地方也不能错过的海鲜美食,味蕾和大脑同时回味!

  甚至,鲸鱼、海豹也是吃的有滋有味,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反正没吃过。

  经年累月的环球旅行中,海鲜总伴左右,他曾经直呼:“吃的都腻了!”

  透过这些照片,我不争气地流下了口水。

  你说这么一个人,现在突然大张旗鼓地呼吁中国人少吃海鲜,我总觉得这背后的原因不简单。

  所以我大胆猜测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三。

  要么,他可能得了痛风,不得不告别海鲜,在此之际顺便做一些倡议环保的事,也算尽一份力。

  这种情况的话,我愿称他为有小义者。

  要么,他真的突然幡然醒悟,惊觉环保是如此重要,从此断绝贪吃的欲望。

  这我愿称他为有大义者。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

  说到底,他谷岳是美国人。

  这种人骨子里还是有着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傲慢,这种傲慢表现出来就是:我自己可以敞开肚皮在全世界吃海鲜,但你中国人就是不行。

  事实上,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美国人,可从来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任何约束。

  在我们不知道的美国,他们的浪费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没人的教室不关灯、不关风扇。

  没有卖完的牛奶和食物,不愿意降价处理,也不愿意给流浪汉,剩多少扔多少。

  刚出炉的烤鸡,放置2个小时就得扔掉,原因是因为凉了?

  郭杰瑞曾有几期视频专门讲过美国人惊人的浪费。

  美国有许多瓜果蔬菜,甚至都没有机会被摆上货架,原因是,长得太丑了!

  而处理的方法往往就是直接扔了。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每年约有大约23%的农产品会被滞留在田地上。

  在超市里,他们还总喜欢买一堆食物,但结果却是吃一半,扔一半。

  郭杰瑞表示,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天扔掉1磅食物,相当于四碗大米饭。

  你就说,这样的美国人,整天嫌我们又是吃肉又是吃海鲜,到底是有多大脸才能对中国人吃饭说三道四的?

  02

  事实上,谷岳有一点没说错,在水产品消费上,中国人确实“来晚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渔业发展很薄弱,水产养殖技术落后,一年水产品总产量仅有45万吨,人均水产品食用量只有0.8公斤。

  这相当于,当时的中国人平均一年才能吃上一条2斤不到的鱼。

  那时候,世界水产品消费的主力是日本、美国和欧洲,光是这3大市场的消费量,就占了全球食用水产品类供应的半壁江山(47%)。

  到了2011年,中国水产消费量追了上来。人均消费量达到约10公斤,是建国初期的10倍以上。

  到了2015年之后,全球每年吃掉的水产品,中国人就吃掉了约38%。

  一个后发展起来的国家,却要吃掉全球1/3还要多的水产?

  这就引起西方人、以及“精神西方人”的强烈不满了。

  这些人,把西方视为世界的主人,他们可以不加节制地消耗全球资源。等他们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开始以环保、生态保护等名义,对后发展的国家进行限制。

  率先实现工业化、碳达峰的欧洲,站出来高声呼吁碳中和,是这个目的;

  人居肉类消费世界第一的美国,指责中国人吃肉影响全球环境,也是这个目的。

  现在,如谷岳之流,也开始担心中国人“抢”吃的了。

  但是,事实上,谷岳之流太急于向主子邀功,忽略了一项重要数据。

  中国人吃水产品的增速虽然很快,却并不是像西方一样从全球“掠夺”,而是自己“地里种”的。

  在1978年,我国水产品消费水平很低的时候,主要靠天然捕捞获得,人工养殖比例还仅仅只有26%。

  1988年,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野生捕捞的产量。自此之后,养殖产量占比逐年攀升。

  而到了2011年,中国除了消耗了全球水产品38%,还保持着另外一项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纪录——水产养殖率超70%。

  这一年,全球水产消费1.78亿吨,其中8000多万吨是人工养殖。

  中国水产消费(包含非食用)5600万吨,其中,4000多万吨是养殖,只有1500万吨是捕捞。

  也就是说,当时,全球每养2条鱼,就有一条是中国人养的。

  到了2018年,中国水产消费达到6500万吨,养殖规模更大了,达到5000万吨,养殖的比例接近总消费量的8成,远超除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

  因此,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14公斤,近8成是自己养的,只有3.3公斤是捕捞的。

  而美国,人均水产品消费也是在14公斤左右,但是美国捕捞的比例一直占到消费量的90%以上,有将近13公斤是捕捞的。

  日本消费的海鲜中,同样有90%是来自野生捕捉。

  简而言之,中国人之所以人均消费水产品这么高,完全是自己养出来的。

  正如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所说:

  “在中国,4条鱼中有3条是养殖的;

  在世界,3条养殖的鱼中有2条是中国的。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吃鱼难’到现在的‘无鱼不成宴’,水产品市场丰富多彩,鱼虾贝藻应有尽有。”

  中国人种菜的能力,世界有目共睹。中国人“种鱼”的能力,同样无人能及。

  如果把浙江省沿着广东省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地图放大,我们会发现有无数笼子漂浮在水面上。

  这些漂浮的“小房子”,就是中国的“海鲜农场”。

  现如今,中国每人每周吃上一条重0.9千克的鱼,也绰绰有余。

  而中国不仅是鱼类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还是世界最大的水海产品出口国。

  自2002年起,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并且蝉联至今。

  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自己养鱼自己吃。同时,还养鱼供给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堪称是为全球鱼类生态保护做得最好、贡献最大的国家。

  03

  当中国不仅解决了自己吃鱼问题,还让身后的发展中国家有鱼吃的时候,所谓的发达国家在做什么?

  他们在毫无节制的掠夺全球资源!

  2009年,纪录片《海豚湾》在美国上映,让日本人丧尽天良的捕猎行动公之于众。

  他们利用海豚是先天听觉动物的特征,用声音将它们赶到一个小海湾。

  优秀的幼年海豚先被驯兽师挑选,运往世界各地的海洋馆,而落选的海豚则静待命运的审判。

  然后,屠杀就开始了。

  渔民们手持长矛刺向海豚,血液顷刻间染红了海水。

  受伤的海豚在水中挣扎,试图逃脱,悲鸣声回荡在谷间。

  最后,海水由猩红变得浑浊,一切又归于平静,一场隐秘的屠杀结束。

  海豚的肉被割下来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厂商,再伪装成高级鲸肉出售,没人知道到底吃的是什么。

  每年,有两万三千只海豚被屠杀,但当地的渔民坚持这是他们的“海味文化”。

  除此之外,捕杀鲸鱼也是日本人的“传统”,还有冰岛、挪威等地多年来也热衷于这项活动。

  20世纪80年代,在南太平洋大约存在76万头鲸鱼。

  蓝鲸是捕鲸人最喜欢的捕猎对象,但在不到100年无节制的捕猎后,99%的蓝鲸已经被杀害。

  北大西洋露脊鲸的种群数量早已少于300头,科学家们预计它们将在200年内灭绝。

  2005年,日本人仅在这一年时间里,就猎杀了500多头小须鲸、440头抹香鲸。

  而挪威也宣称要捕杀655头小须鲸。

  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仍然在坚持捕鲸。

  尤其是日本,自全球明令禁止商业捕鲸后,他们便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继续杀戮,巅峰时期每年要捕杀超过两万头鲸鱼!

  当然,遭此灾难的还有金枪鱼。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消费国家,年金枪鱼消费量达到483000吨,其中蓝鳍金枪鱼因肉质肥厚多脂而受到热捧。

  在墨西哥南部的海湾地带,渔民会捕捞大量金枪鱼幼鱼,将其放入网箱内养大后再高价出售。

  而80%的蓝鳍金枪鱼都会被销往日本。

  尽管日本距离各大主要金枪鱼产地较远,但这并不妨碍世界各地的蓝鳍金枪鱼,10条有8条都能出现在日本人的餐桌上。

  蓝鳍金枪鱼也因此成为捕捞量最大的鱼类,数量自然而然遭受急剧减少。

  2015年,国际组织“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大幅下调了不满30千克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幼鱼的全球总捕捞量,日本获得的捕捞配额上限为4007吨。

  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开始偷偷摸摸地违规偷捕。

  2017年,媒体就曝光了日本10个县存在偷捕现象,严苛的制度并没有减少人类的欲望,反而激发出一种物以稀为贵的追捧。

  而在欧洲一些国家,捕捞业也是同样一副面孔。

  2012年以前,欧盟地区80%以上的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远高于全球28%的平均水平,鳕鱼、鲈鱼和鳕鱼数量锐减尤其明显。

  自此,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海域,对世界上部分最贫穷国家的海洋资源进行大肆破坏。

  欧盟的船队从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水域中捕捞约23.5万吨鱼,在塞拉利昂、加纳、几内亚比绍等水域的捕鱼量也在几十万吨以上。

  超过100米长的拖船,配备有700多米长、50多米宽的渔网,这些来自欧盟的“巨型怪物”一天作业就能捕捞250吨鱼,几近清空附近海域。

  而还依赖传统方法捕鱼的非洲渔民们,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最终,那些靠海吃饭的数百万人要么铤而走险当上了海盗,要么在和欧盟大型拖船的冲突里被杀身亡。

  因为贫穷,所以只能挨打。

  可以看到,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盟一些国家,他们所消费的海鲜主要都来自于野生捕捞。

  而世界上大部分坐拥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也都一样。

  2018年,美国海洋捕捞产量489.73万吨,占整体捕捞产量的82.60%,有35种鱼类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

  澳大利亚在过去十年,其水域中的大型鱼类品种由于过度捕捞也减少了30%。

  如今,这群走在前面的人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之后,转过头来一本正经地要求刚来的人吃相要好看?

  美名其曰“谁让你们来晚了?”

  好吧,他们怕是早已忘记,靠掠夺、靠殖民、靠破坏环境发展起来的是他们,要求别人减少碳排放,要环保的也是他们。

  或许他们并没有忘记,只是装作不记得。

  而这套所谓环保、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背后,藏着的不过是一副虚伪和傲慢的嘴脸。

  尾声

  所以说,论消耗,论浪费,欧美发达国家怎么都在中国之上。

  那为啥他们要天天盯着中国人吃猪肉、捕海鲜呢?

  这个问题,在11年前奥巴马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现在过着和澳大利亚、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将会陷入十分悲惨的状况。”

  瞧。

  这已经从侧面证明,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多浪费。

  ——浪费到他们自己都发自内心地相信,中国人如果按照他们的“日常”过日子,地球就会完蛋。

  谷岳的言论,和奥巴马的这番话如出一辙。

  他们深深地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这种肆意挥霍和浪费的“美好日子”,是建立在压制中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之上的。

  至于他们自己,既不肯降低生活标准,又要“保护环境”,就只能甩锅给中国人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这些人的“对外文宣”里,中国人就是最强背锅侠,啥事儿最后都能赖到中国人头上:中国人吃太多了,用太多了,让全世界陷入灾难了......

  事实上,如果中国人真的少吃或者不吃猪肉、海鲜了,他们就不会指责吗?

  并不会。

  想吃啥吃啥,是中国人自己的自由。

  我们的确喜欢素食,但可不是“吃素的”。

  就算之后调整饮食结构、吃的更加健康、营养更加均衡,也是14亿越来越有品位的中国胃决定的,轮不到外国说三道四。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 喜得可贸易网
    1970-01-01
喜得可贸易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喜得可贸易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喜得可贸易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喜得可贸易网 X1.0@ 2015-2020